黑龙江省蔬菜信息网

纳天地之精华得山川之润泽集现代管理之优势 黑龙江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

发表日期:2018-10-11 10:25:34 点击次数:239

     种子破土而出。依赖这生命的萌动,莽荒大地变成美丽田野。 

  在美丽富饶的农业大省黑龙江,一个原本并不起眼的粮食作物——水稻,历经几十年,在几代龙江人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已经成为黑土地上三大主粮之一。黑龙江大米,因其唇齿留香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最好大米的形象代表,黑土地为之倍增光彩,大粮仓因其续写辉煌——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年产水稻600多亿斤、大米400亿斤;国人每吃10碗米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这些响当当的数据,成就了黑龙江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另一个美名: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 

  历经风雨70载黑土粳稻展宏图 

  史料记载,水稻是亚热带作物,在我国的栽培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而在黑龙江省,最早的记载大约出现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渤海国。穿越时光隧道,黑龙江省水稻栽培史虽然晚于长江、黄河流域,但却后发至上。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获悉,建国以来的近70年,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主要经历了7个阶段: 

  恢复建设阶段(1950年~1955年),水稻种植面积由151.5万亩发展到261万亩,单产由142公斤/亩上升到215公斤/亩。 

  扩大发展阶段(1956年~1960年),通过大力兴修水利工程,1956年一年就扩大近180万亩,达到441万亩,1958年急剧扩大到499.5万亩,但水稻产量不高,1958年单产为151公斤/亩,1960年单产仅为79公斤/亩。 

  下降徘徊阶段(1961年~1975年),受生产瞎指挥和自然灾害影响,1962年面积下降到193.5万亩,直到1975年长达14年间基本徘徊在195~277.5万亩,单产忽高忽低,产量不稳。 

  恢复上升阶段(1976年~1980年),采取有计划稳步发展的方针,进行灌区整顿和推广一批先进增产技术,促使水稻生产恢复和发展,到1976年播种面积恢复到345万亩,1980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产量也逐步上升,1980年单产达到252.2公斤/亩。 

  迅速发展阶段(1981年~1990年),依靠旱育苗稀植、化学除草等新技术,种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激发起农民“种稻热”,使水稻生产进入面积迅速扩大,产量稳定增长的新阶段。在1981年336万亩的基础上,1984年扩大到417万亩。此后每年平均以105万亩的速度持续地增加,到1990年达到1009.5万亩,单产达到329公斤/亩。 

  高速发展阶段(1991年~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旱育稀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超稀植、钵体摆栽的应用,以及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水稻面积成倍增加,到2010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4153.5万亩,单产440公斤/亩。 

  稳步发展阶段(2011年-2017年),稻谷最低保护价格政策保护了农民的种稻积极性,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6000万亩以上,单产467公斤/亩左右。2017年黑龙江省水稻播种面积6000万亩以上,约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0%,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50%左右;总产630亿斤以上,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15%左右。 

  伴随峰回路转的发展史,黑龙江不仅成为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大省、产量第一大省,完成了由旱作农业向稻作农业的华丽转身;还创造了高纬度种稻的世界奇迹——在黑龙江,水稻最北可以种到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呼玛区,创出世界水稻种植的最北界。 

  70年来,黑龙江水稻面积不断扩大,稻作技术也不断演变。在种植方法上,从直播栽培走向了以育苗插秧为主的精耕细作高产栽培新阶段,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成为黑龙江省稻作划时代的重大变革。目前,三膜覆盖、两段式和隔离层增温等超早育苗高效利用积温的育苗方式也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在栽培技术上,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采用机械耕翻整地,选用良种,改进播种方法,进行合理密植;60年代推广水稻大垄栽培畜力中耕除草、塑料薄膜保温育苗和拖拉机水耙地3项新技术;70年代积极进行灌区整理和方田、条田建设,广泛应用化学除草、增加化肥施用量以及改进施肥方法和灌溉技术等;80年代积极示范和推广盘育苗机械插秧、旱育苗稀植栽培等技术;90年代以后插秧方式主要有机械插秧、人工手插秧、钵育摆栽和人工抛秧等,目前已达到90%以上。在栽培方式上主要采用了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超稀植栽培技术、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三化一管”栽培技术、抗病保优栽培技术、稳健高产栽培技术、绿色稻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等。 

  天蓝水清好生态 黝黝黑土稻花香 

  是什么原因使亚热带作物水稻,在全年霜冻期长达180~250天的黑龙江黑土地上能一热再热,大展宏图? 

  古往今来,无论哪种作物,无论原产地在哪里,只要新的环境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异地生长照样“放光彩”。就像玉米由北美来到中国,马铃薯由南美来到中国,小麦由两河流域来到中国,高粱由非洲来到中国,水稻从中国走向世界一样,黑龙江的白山黑水,同样赋予了水稻生长的高天厚土。 

  虽然地处祖国北疆,但黑龙江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农作物生长季节,竟与长江中下游相当。比如年日照时数,我省总时数在2400~2800小时之间,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时数的近50%;生长旺季6~8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1~13小时,北部最长17小时,而三亚年日照时数也只有2500小时,平均每天6.8小时。所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水稻完全可以自然成熟。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水稻的特点,在于水中生长,种稻需要有丰富的水资源。据测算,每获得1公斤大米,需要耗费两吨以上水。然而,南方多雨北国旱,当水稻与北国粮仓相遇,再一次突破了人们的传统印象——拥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大水系的黑龙江,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00多条,加之众多湖泊、湿地,每年有800多亿立方米的地表径流汇成江河,流经龙江大地,农业生产水资源丰富,并且雨热同季,非常适宜水稻生长。 

  每年四月,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水汽,与西伯利亚冷空气相遇,大地由南自北春雨潇潇,凝固的江河恢复了律动,冰雪消融带来汩汩桃花春水,大地解冻水分沿着毛细管上升到土壤表层,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勤劳的水稻能手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90%以上的地表水灌溉,让他们对水稻的生长和品质充满了自信。 

  古人云有土斯有田。平原,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地方,是农业最发达的地方。在中国,一个省有两块大平原的,只有黑龙江。东部三江平原,中西部松嫩平原,两大平原在黑龙江省境内的面积达17.5万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37%。两大平原特有的黝黝黑土,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高,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在这里,每一厘米厚的黑土层都至少要经过200~400年的积累才能形成。 

  土壤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优势构成了黑龙江水稻生产的特有优势,使得在这里生长的水稻不仅开花授精好,而且灌浆结实多。漫长的冬季则阻止了病虫越冬,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和农药使用量。这使得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剂量不足南方省份的20%,产品安全性最高;一年一季的生产,长达五个月的生长周期,既使土壤得以充分修复,又让水稻积累了更多的干物质,富含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和支链淀粉。 

  绿色发展打品牌 龙江稻米甲天下 

  从田间到餐桌,从金灿灿的稻谷到香喷喷的食物,黑松乌绥四大水系的昼夜奔腾和富含有机质与微量元素的肥沃黑土,赋予龙江粳稻超乎寻常的优异品质,成就了黑龙江大米的油润弹牙、米香四溢。 

  为了给国人提供一碗好米饭,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做大做强水稻产业经济作为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来抓,优化生产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市场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水稻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优化水稻生产布局——水稻种植区域已覆盖全省各地,一、二、三、四积温带均有水稻种植,100万亩以上的有11个县,50万亩以上的有29个县,已形成稻谷的集中产区。水稻优质区域重点分布在嫩江、松花江沿岸和三江平原的21个县(市、区、局)和农垦4个管理局所属农场。 

  培育推广优良品种——目前,全省审定推广的水稻品种168个,其中粳稻157个,杂交稻11个,香稻24个,软米3个,糯稻10个,香糯1个。国标一级米1个(龙稻18),二级米131个,三级米26个,从日本引进品种有富士光、上育397、莎莎妮、空育131、藤系138等。先后培育龙粳14、龙稻5、松粳9、龙粳31等10个品种,被国家命名为超级稻品种;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大米适口性非常好、米质优、享誉国内外;龙稻18是我省培育出的首个国家优质1级米,结束了黑龙江省没有1级米品种的历史;龙粳31单年种植面积达到1692万亩,为目前国内单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 

  完善水稻生产基础设施——先后建成大型水利工程30余处,中型300余处,小型8000余处,数不清的配套工程和干支斗毛渠如蛛网般遍布各灌区涝区,为优质稻生产保驾护航。大力推广灌区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和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省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6万亩,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达到1288万亩。全面实施水稻智能催芽和大中棚育苗。截至2017年末,全省水稻育秧大棚数量已达到97万栋34281万平方米,大棚化育秧比例达到80.8%;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8.6%,其中机耕、机种植和机收水平分别为99.8%,98.0%和97.6%。建立在良种化、机械化和全程标准化基础上的黑龙江粳稻生产,创造了全国最高的水稻生产力水平。 

  发展绿色有机种植——选择五常、庆安、桦川、富锦等9个县整县制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推广抗逆品种+智能浸种催芽+大棚旱育稀植+测深施肥+钵育摆栽+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模式,集成推广优质高产水稻良种、新基质旱育苗示范以及“减肥、减药、减除草剂”三减技术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全省建设612个互联网+绿色(有机)高标准示范基地,面积198.2万亩,按欧盟有机标准种植示范基地7个,面积1.02万亩,实现了生产全程可视。通过产品质量可追溯,示范带动全省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确保了产品外观与内在质量一致性,实现了黑龙江大米“外在有颜值、内在有品质”的目标。全省共设立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县25个,建设核心示范区2500亩,辐射带动12.5万亩,通过集成应用生态、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在兰西、桦川等20个县(市、区)示范推广稻鱼共作、稻鳅共作、稻蟹共作等“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一季双赢”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建设核心示范区24个,示范面积18270亩,辐射面积44万亩。 

  提高水稻加工产能——通过推广加工企业联基地、联科研、联农户的水稻产业发展模式,以加工、转化、流通为突破口,促进水稻产业产加销紧密衔接,推进水稻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以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做实做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一体化升级转化大文章。目前黑龙江省水稻加工企业有1421家,其中规模以上水稻加工企业有507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51户。水稻总加工能力为4565万吨。2018年上半年,全省水稻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47亿元,实现利润4.45亿元,贡献税收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4%、34.2%和10.5%。 

  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近年来,省农委坚持把大米品牌建设工作作为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有力抓手,用品牌引领生产,打造出一批叫得响、信得过、价值高的大米品牌。五常大米、响水大米、庆安大米、方正大米等品牌享誉全国,已成为黑龙江现代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通过多层次、立体化宣传推介,积极扩大黑龙江名优大米品牌受众群体,提高知名度,提升品牌效益。通过与新浪、阿里巴巴合作开展“我在龙江有亩田”等大米品牌的网络众筹活动,宣传大米品牌,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水稻等农产品销售,目前全省各类农村电商主体达3万余家。依托黑龙江大米网,开展拍卖活动,有效引领带动龙江大米价格,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评选中,我省3个大米区域公共品牌、5家品牌核心企业的好吃米饭、6家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企业榜上有名,分别占“2016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十大好吃米饭”和“2016中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企业”数量的三成、一半和三分之一。“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670亿元,位列大米类第1位,靠“五常大米”品牌价值提升拉动,稻农收入显著提高。

 (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