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8-09-20 10:08:55 点击次数:733次
沿着201国道宁安段行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的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边。
近年来,宁安市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以打造“百公里东北亚高端食品农产品产业走廊”为牵动,以调优种植结构为主线,布局“一核两带六沟十二园”精品项目,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
打造“一核两带六沟十二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这套生产线是今年刚引进的,完全按照产品出口要求安装,加工、蒸熟、速冻一条龙完成。”盘岭村党支部书记关强介绍说,“蔬菜经过加工后外销日本,每公斤多收入0.2-0.3元,增加了百姓收入。”
宁安市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以产业走廊建设为牵动,打造“一核两带六沟十二园”,农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以兰岗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产业融合、产城融合、产加销为一体的“东北亚高端食品农产品产业走廊核心区”。在G11、G201沿线,发展果蔬、北药、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辟建精品示范园,打造百里现代农业示范带、景观农业展示带。水稻、瓜菜、寒地果、烟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4.2万亩、40万亩、10万亩、3.5万亩,食用菌达到2.5亿袋。
同时,立足宁安市沟域较多、生态各异的特点,重点发展江南健康饮品、东安寒地果、花脸沟蜂蜜、宝山小杂粮、卧龙松茸、马河食用菌六条特色沟域,形成特色基地和品牌。重点建设宁安共和、小唐、联合,江南明星,兰岗古塔田源,石岩嘉泰庄园,东京城光明,渤海响水、杏山,镜泊后渔,马河后斗,海浪盘岭十二个“特色突出、三产融合”的农业综合体和产业园,引领精品农业发展。
强化“一减四调”,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科学布局,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完成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地区重点调减,G11国道沿线村屯重点调减。2017年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5万亩,蔬菜瓜果面积由2016年的41.6万亩达到52.3万亩。
“2017年,培训万人次以上,实现了每30个农户就有1名获‘绿色证书’。”宁安市农委生产办主任介绍,通过培训,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增强农民吸纳科技的能力,最终达到用科学智慧种田。
实施蔬菜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全市棚室面积由2.3万亩、3.5万栋,达到3.5万亩、4万栋,增加棚室面积1.2万亩。形成以马铃薯、圆葱、西香瓜、西红柿、韭菜为主要栽培品种。建成兴盛、兰岗两个万亩棚室蔬菜小区,建设小唐、光明、共和等10多个千亩棚室蔬菜小区。同时,依托宁安市源丰对俄果蔬物流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调优出口产品结构,年出口数量超过20万吨。
大力发展“肉牛-猪-羊-禽”产业,扩大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等种植,扩大特色农产品和食用菌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推动由单一粮食种植向粮经菌饲四元结构协调发展转变。同时,积极发挥有机黑土、生态环境的优势,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绿色水稻、专用食用大豆、肉类、水产品等优势产业,保护优质农产品品牌,努力把绿色食品产业做大。
壮大农业经营组织,推进结构调整升级
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带领农户共同致富。“合作社每年除外销自己的农产品外,还帮助个体农户外销商品。这样既解决了百姓销售难题,也解决了合作社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宁安市明君瓜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波介绍说。
把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优势,迅速加快规模化生产步伐。据悉,宁安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家庭农场2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51家,一村一品专业村121个,实现规模化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
叫响农产品品牌,彰显农业品牌效应。目前,宁安市已有370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响水大米、兰岗西瓜、镜泊湖红尾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性认证,邢瑞雪大米等16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主体28个,三品认证面积186.7万亩,强力推进了基地建设,拉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
实现产业基地庄园化。全市已初步形成生猪、肉鸡、烟叶、优质米、玉米深加工、生态养殖、对俄果菜出口等产业基地,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重点实施设施化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打造出一条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彰显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带。
(来源: 牡丹江市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