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蔬菜信息网

虾苗入“稻” 双收“钱”景好

发表日期:2025-04-21 08:13:09 点击次数:529

       3月末以来,方正县的天门乡、松南乡和会发镇的寒地小龙虾繁育基地迎来了“新住户”,几百万尾寒地小龙虾虾苗在哈尔滨市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被投放到温室养殖大棚中进行培育。金秋时节,大批小龙虾将陆续上市,为冰城市民餐桌添一道“时令好味”。

       3月31日,天门乡沿江村小龙虾繁育基地迎来了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时刻,满载小龙虾虾苗的货车缓缓驶入繁育基地。养殖户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的投放密度和方法,小心翼翼地将虾苗放入水中,虾苗欢快地游向水池深处。

       “这次共投放了200万尾小龙虾虾苗,可满足2000亩稻田综合种养需求。”天门乡党委书记张志国介绍,他们邀请了哈尔滨市农科院的水产技术专家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从虾苗选择、投放时机到后续养殖管理,都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天门乡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小龙虾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天门乡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水产养殖,通过建立繁育基地,形成从虾苗繁育、养殖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小龙虾产业逐渐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在松南乡寒地小龙虾培育基地,100万尾小龙虾虾苗分别投放到5栋温室养殖大棚。技术人员介绍,这批小龙虾虾苗质量优良,但规范操作和养殖环境把控直接影响成活率,他们会实时监测水温、水质等关键指标,为虾苗营造最佳生长环境,保成活、促强壮,为这批寒地小龙虾6月迁入稻田积攒体能。

       在会发镇新华村的寒地小龙虾繁育基地内,4栋新建的温室大棚里,哈尔滨市农科院专家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将400万尾小龙虾虾苗投放到大棚内的水塘里,这批虾苗将在温室大棚住到6月中旬,再游进稻田。“去年我尝试养了15亩小龙虾,夏天卖了7000元。今年想扩大规模,用200多亩地养小龙虾,争取多挣点。”看着入了水塘的虾苗,新华村村民马金龙满眼都是期待。

       据会发镇镇长赵长城介绍,他们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了小龙虾繁育基地,一期工程是6栋温室大棚,今后还将建10栋温室大棚。项目建成后,可一次性繁育小龙虾虾苗800万尾,满足约8000亩稻田种养需要。目前,全镇小龙虾养殖面积4625亩,其中稻田养殖面积4515亩,池塘养殖面积110亩。

       “今年,全县稻田养殖寒地小龙虾面积将达2万亩左右,面积是去年的5倍。”方正县水产站副站长王洪立说,今年方正县以稻田养殖寒地小龙虾为主,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鱼稻共生、粮渔双赢”的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促进农户增收。


(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