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5-04-21 08:10:04 点击次数:737次
“单产每提升1公斤,就意味着咱分公司能多产出2160吨粮食!”这是北大荒集团齐齐哈尔分公司每一位基层农业工作者心里都清楚的一笔账。单产提升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春耕大幕拉开的四月,北大荒齐齐哈尔分公司全员憋足一股劲,从规范管理到科技创新,从技术培训到资源调配,全方位向粮食单产提升目标进军。
项目助力 夯实增产根基
“哗哗哗……”近日,随着春暖开江,蓄积一冬能量的嫩江水急切叩动着泰来农场灌溉站的闸门。随着操作杆被稳稳推动,闸门缓缓上升,汹涌澎湃的江水迫不及待地沿着12公里的干渠一路奔腾,流经2.4公里的崭新衬砌渠道后,涌入每池30亩的标准化格田。
格田旁5米宽的机耕路上,种植户刘洋驾驶着农用车,准备开始泡田平地作业。他坐在驾驶座上满脸笑意:“以前这路坑坑洼洼的,进出特别费劲,作业效率低。现在不一样了,机耕路修得又宽又平,跑起来省时又省力!”
今年,5000亩高标准水田样板区在泰来农场落地,让种植户刘洋尝到了甜头。农场农业发展部总经理姜学仁也很激动:“水田的变化显而易见,泰来农场1.5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即将完工,这两个项目为农场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泰来农场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只是齐齐哈尔分公司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冬今春,分公司10个农(牧)场克服多重困难,战严寒、破冻土,争分夺秒抢抓工期,实施3个单产提升工程项目20万亩。从渠道衬砌到智能灌溉系统搭建,每一处工程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为分公司提升粮食单产筑起坚实根基。
因场施策 解锁增产密码
“单产提升,光有合适的种子还不够,与之匹配的灌溉系统也不可或缺。”这几天,在绿色草原牧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实验室里,技术人员张迪正在筛选适宜沙土地生长的种子。
绿色草原牧场处于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土壤含沙量高,年平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十年九旱。在没有成熟种植模式和灌溉设施的情况下,稳产增产难以保证,粮食单产提升困难重重。
针对沙土地保水性差的难题,牧场连续3年应用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从中摸索出适合当地沙土特质的灌溉经验。2024年,绿色草原牧场携手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在“千亩方”智慧灌溉示范基地成功实现被大家称为智能灌溉1.0模式的“一键式”轮灌。
种植户马春芳谈及此事时满脸欣喜,她告诉记者,去年6月末到7月中下旬没有有效降雨,土壤干涸之际,灌溉系统自动启动,精准完成给水施肥,让庄稼及时“喝”上了水,吃上“营养餐”。她感慨道:“真没想到,如今坐在炕头上就能管地!”
北大荒集团齐齐哈尔分公司横跨黑龙江省第一到第三积温带,复杂的地理跨度,使辖区11个农(牧)场地理与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分公司通过强化科技园区成果转化,深化院(校)企业合作共建,不断试验,为各个农场单独设计,量体裁衣,打造各地独有的“一场一模”种植模式。像绿色草原牧场一样,分公司其他11个农(牧)场也正在通过科技示范园区成果转化,探寻适合当地的作物品种、种植密度、灌溉施肥方案和植保措施,“一场一模”正在逐步完善。
农机焕新 耕出高产新田
“这两台改装机每天能完成300亩作业,今春牧场的滴灌带铺设全靠它们了。”这几天,富裕牧场的农机具厂里两台看似平平无奇的播种机,吸引了一些种植户和农机手好奇的目光。原来,技术人员在播种机原有设备基础上,巧妙地在横梁部加装了特制滴灌管带浅埋器。改装后的播种机在作业时,能将滴灌带滴孔面朝上,稳稳固定在苗带正中间,毫厘不差,实现了播种和滴灌管铺设同步进行、一体推进。
富裕牧场农业发展部农机负责人罗明告诉种植户:“这还只是开始,今年咱们牧场一口气引进130台套新农机,从插秧机到拖拉机全是带智能导航的新款。”他手指仓库方向,“就拿那台智能插秧机来说,搭载的北斗导航系统能把株距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还能根据地势情况自动调整插秧深度。往后,咱们的地从翻耕到播种,全程都有‘数字管家’盯着。”
除了更新和改装农机,齐齐哈尔分公司对农机作业标准的把控也极为严格。要求在大田播种环节,全面应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对行距、株距、播深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被精准播撒在预定位置。在粮食单产提升这场战役里,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相辅相成。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科学管理措施是粮食增产的核心策略,性能卓越的农机则是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武器。在先进农机装备的加持下,齐齐哈尔分公司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标准化,在粮食增产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技高一筹 育强增产队伍
在农业生产中,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亦是提升粮食单产的关键。齐齐哈尔分公司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积极与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各类培训研讨,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养。
“大家看,这是最新的种子芽势芽率测定方法,直接关系到播种后种子的出苗情况。”在查哈阳农场的农业素质提升培训班现场,农业专家一边操作示范,一边大声讲解。
春播在即,查哈阳农场及时组织了一场涵盖农作物醒种技术推广与应用、作物超高产技术等内容的知识讲座,通过图文并茂的 PPT 演示和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复杂技术要点变得简单易操作。
除了开展室内农业知识讲解与科技培训课程外,查哈阳农场还创新推行一系列“双向奔赴”式培训。一方面,对农业技术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分派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职工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安排青年农业人员与农场里的种田达人、种植大户交流,让新老人员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推动农业科技与经验快速传播,促进农业生产效益不断增长。
齐齐哈尔分公司不仅自主开展高质量培训,还与齐齐哈尔市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联动,开展多次交流。2024年至今,齐齐哈尔分公司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6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从业人员1545人次。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新技术、新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各类农业技术在交流与实践中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稳步提升,为分公司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春耕冲锋号已然吹响,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到智慧灌溉系统迭代升级,从农机装备焕新到农业人才培育的一系列扎实举措,正助力齐齐哈尔分公司向单产提升高地全力冲刺。
(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