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蔬菜信息网

昔日“荒滩碱地” 如今风吹稻香大庆科学改良盐碱地做出丰收大文章

发表日期:2024-11-18 09:37:51 点击次数:356

       近日,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镇他拉红村盐碱地改良利用项目区40公顷试验田水稻收获现场,机械轰鸣,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作业,一行行金色稻穗被卷入齿轮,割稻、脱粒一气呵成,金灿灿的稻谷从放粮筒喷涌而出。

       今秋,在大庆市大同区、肇源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的盐碱地改良利用项目现场,都在上演着“丰收的故事”。

       大庆是全省盐碱地的主要分布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盐碱地综合治理。该市根据区域盐碱荒地多的实际下力气、做文章,自实施盐碱地开发稻田以来,运用“三个结合”工作法,通过农技、农艺、水利等一系列好技术、好办法,进行科学改良,实现当年建设、当年种植、当年验收、当年丰收,化荒地为良田,唤醒了“沉睡的荒滩碱地资源”。

       在大同区双榆树乡137泡区域土地整治项目现场,曾经杂草稀疏、白碱遍野的土地如今已“变身”为渠成网、田成方的稻田。“今年试验田中的稻穗饱满,我们从10月中旬开始收割,目前已全部结束,亩产达到860斤左右。”大同区补充耕地专班负责人田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片前年还是“不毛地”的盐碱滩,经过治理,如今风送稻香,已连续两年迎来丰收。

      “在大庆多个耕地后备资源片区中,大同区双榆树乡片区的开发效果最为显著。”据大庆市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监督科科长张野介绍,2020年,由该市自然资源局指导、大同区政府负责实施的大同区双榆树乡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开始筹备,一期改良耕地后备资源586.19亩,新增水田425.28亩,“碱地水稻”试种获得成功,地块治理效果达到预期。随即在2022年启动建设二期工程,整治耕地后备资源2548.3亩,当年新增水田面积1664亩,地块不仅实现了pH值和盐量“双下降”,而且还实现了有机质含量和亩产量“双上升”。2023年又启动了三期工程——137泡区域土地整治项目,改良后备资源面积4345亩,新增水田面积3472亩,经测产每亩产量可达850斤以上,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播种、当年收获。

      “杜尔伯特有他拉哈、连环湖、胡吉吐莫3个盐碱地改良补充耕地项目。”张野告诉记者,这些项目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政府于2022年立项,项目占地面积共计3.4万亩,新增耕地面积共计2.2万亩。2023年先行种植试验田600亩,当年种植成功,水稻亩测产可达到800斤以上,今年开始全面实施。

       据介绍,为及时获得杜尔伯特连环湖镇他拉红村盐碱地改良利用项目区水稻产量数据信息,也为今后试验田的水稻种植生产提供精准的科技指导,专家组对试验田水稻进行了理论测产,结果显示,理论测产亩产最多实现近450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1公斤,增产8%。通过近两年的技术改良,昔日的“不毛之地”正逐步转变为“储粮田”。

       肇源县新站镇振余村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模式测产活动现场,日前经过专家测产也传来好消息——测产盐碱地块改土增产效果显著。“我每两周来这一次,看看水稻的长势。目前来看,这块地的产出在我们镇比较突出。我们向辛苦付出的前线人员和科研团队表示感谢。”站在改良地块旁的肇源县新站镇党委书记王立志说,新站镇振余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模化集中治理盐碱地约4800亩,形成耕地指标约4247亩。

       据了解,2019年至今,大庆市盐碱地改良项目累计立项35个,主要分布在大同区、肇州县、肇源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改良成功后验收入库项目14个,总占地4.1万亩,实际新增耕地3.6万亩。目前,大庆市剩余21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新增耕地6.6万亩,2-3年内可完成建设。


(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