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8-08-09 09:47:11 点击次数:517次
蔬菜村原名“幸福村”,“人多地少兜不鼓、幸福村里不幸福”是从前的真实写照。经过40年的发展,曾经的“幸福村”已经成为拥有6000多名村民,村集体资产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9万元的“蔬菜村”。说起这些年的变化,人们都说“幸福不是喊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记者跟随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十县十乡十村十企”集中采访组来到了位于海林市海林镇的蔬菜村。盛夏时节,现代农业示范区棚室内已经果蔬飘香,半人高的柿秧上挂满了一串串红彤彤的果实,饱满的果型蕴含着丰收的希望,也让菜农的脸上漾出了喜悦的笑容。
远近闻名“蔬菜村”
在蔬菜村村口,十多米高的“大白菜”雕塑既代表了村名,也标注了村里的特色。由于人均地少又多是沙土地,种大田,效益少的可怜,可村民家里的小菜园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好、耐储运是远近闻名的。80年代初,穷则思变的村党支部决定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蔬菜种植。
为了让村民们早日尝到幸福的滋味,蔬菜村确立了“兴菜富民”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盯住蔬菜产业不放松,通过抓种植大户、抓经济能人、抓典型示范,采取技术人员帮扶、大户带小户、合作社领办等方式,将蔬菜产业培育成持续拉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我们村种出来的瓜果蔬菜能远销到广州、杭州、宁波、南京,甚至出口日本和俄罗斯,靠的就是货真价实,无污染、无公害。”细数起蔬菜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蔬菜村党委书记窦乃兴说:“过去种菜主要靠‘菜窖子’,很多村民忙乎一年却见不着闲钱儿。如今,农家‘小菜园’已变成农民致富的‘大财源’。”
大棚里的“当家人”
蔬菜村能有如此成就离不开“当家”三十多年的村党委书记窦乃兴。“品质好一点,无公害程度高一点,有了质量保证,就有市场上的一席之地。”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嘱咐村民们的话。
“发展蔬菜产业起初并不顺利,村民不理解,家人不支持。”为了做好引导示范,在窦乃兴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不顾家人反对,先把自家的地全都种上蔬菜。最初也遭遇了资金、技术、市场等绕不开的“拦路虎”,由于前期投入大,没有先进种植技术,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没有及时的市场信息,导致蔬菜产量不高、扎堆上市,价格低、收入低。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他们外出学技术、找资金、闯市场,从偷师学艺到把技术员请到田间地头,从街边叫卖到客商来村里集中收购,经历了千般辛苦,终于喜获丰收,效益是种大田的6倍。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成为村民致富的好路子。
这些年,窦乃兴带领村民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化。如今,蔬菜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村”,全村棚室面积达到3000多亩、大棚温室达到3100多栋、年产各类鲜菜1.2亿斤、菜农人均收入达到2.9万多元、全省村级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这些都是蔬菜村响当当的“金标签”。
唱响产业“兴旺歌”
“我们现在只管把菜种好,运输和销售都不用操心,直接有大车来拉,然后销往广东、深圳等地。”说起现在的生活, 蔬菜村的菜农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说起蔬菜村的变化,种植户于艳十分感慨,过去我们种地旱涝不保收,日子过得“苦巴巴”,如今我们种起了蔬菜,变化是真大,幸福生活有目共睹。今年我种了两个大棚、3个温室,一年收入十多万元。
“以菜富民、以企强村”,如今,蔬菜村利用城郊优势,自建联建了蔬菜交易市场、木业公司等多家企业,攒下了两亿元的集体经济“家底”。大河有水小河满,富起来的村集体不忘让村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给村民缴纳合作医疗、给考上大学的孩子们发补助、给建蔬菜大棚的村民补贴、建设水电路基础设施、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蔬菜村的村民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福利待遇。
唠起蔬菜村的“发展经”,村党委书记窦乃兴给出这样的答案:下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进而倒逼“种得更好”,靠科技、靠品质闯市场,让过去的“菜园子”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