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9-07-08 09:25:12 点击次数:972次
从“厂官”变“猪倌”,从“小打小闹”发展到规模养殖,从“全军覆没”到东山再起,十几年间,杜尔伯特县他拉哈镇六家子村农民罗俭的养猪创业历程可谓跌宕起伏,但性格倔强的罗俭,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硬是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走进罗俭的养猪场时,他一边忙着给猪仔逐头打疫苗,一边跟工人认真地交代着养殖的注意事项,“现在我们每个月都会新产猪仔200多头,产量稳定,防疫必须得及时跟上,才能保证猪仔的正常成长”。
说起罗俭的“猪倌”生涯,还得追溯到2000年,中专毕业后,罗俭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市克山县麻纺厂工作,负责全厂的机械设备管理。虽然工作稳定而安逸,但他心里始终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业梦想。2005年,在征得父母和爱人的同意后,他辞职回到六家子村创业。在安顿好一切后,手里只剩不到千元的现金和一头岳父母赠与的母猪。考虑到现实情况,罗俭和妻子决定养猪创业。
一头母猪让罗俭这个猪官的创业基础略显单薄。在最初的两年里,罗俭无时无刻不思考着如何让自家饲养的猪少生病、多长肉。他又在养猪之余向父亲学习了制作豆腐的手艺,产生的豆渣刚好为生猪提供部分饲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罗俭的饲养模式日渐规范,母猪头数最多时达到60头。
正当罗俭准备扩大规模大干一场时,一场猪瘟导致他的猪“全军覆没”,急红了眼的罗俭一夜间增添了许多白发。然而这场“灾难”并没有将他击垮,罗俭决定从哪跌倒就要从哪爬起,他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技术不到位。
从此,罗俭开始向周边的养殖户讨经验,上网向专业兽医咨询,去外地参观规模养殖场。经过学习,他慢慢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生猪饲养技术。2008年,他报名参加了县畜牧兽医局组织的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学到了繁育技术要领。如今,他不仅给自家母猪进行人工授精,还为附近的养殖户提供服务,带领大家改良了生猪的品种。
2013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出栏生猪每头至少要赔掉100多元。面对这一困境,罗俭决定自己开店进行生猪屠宰自销。在学习了猪副产品加工后,当年5月,他的生肉熟食店在离家几公里外的和平牧场开张了。罗俭在经营上坚持诚信为本,并多方研究提升猪肉品质,努力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目前,他的生肉熟食店一年要消耗生猪500头以上,店里的会员超过了1500人。
去年,罗俭的养殖场共出栏生猪1000多头,由于行情不好,利润较低,但今年初,他仍然坚持扩大了养殖规模,今年预计全年出栏在2000头左右。
“搞养殖,总是有赚有赔,今年我又增加了养殖量,同时也加大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力度,目前行情回暖,相信会有好收获”。罗俭信心满满地说,他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和经营领域,将养猪事业进行到底。
(来源:杜尔伯特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