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9-01-07 09:15:40 点击次数:168次
翻过华家岭就是通渭县的马营镇,放眼望去,层层梯田里金色的麦浪迎风起伏。因为海拔高再加连日阴雨,这里的麦子晚熟,而通渭其他地方的小麦这个时候早已搬到晒场上了。
通渭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张卫军介绍说,今年夏粮小麦虽受多雨影响有些减产,但面积不大,而丰沛的雨水对玉米、马铃薯等秋季作物非常有利,是个丰收年。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于通渭县的人,对于粮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职业,总觉得“家有存粮心不慌”。长期以来,通渭县农民和农业生产一直围绕吃饭来谋划,在“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换油盐”和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的传统生产模式中徘徊,吃什么、种什么,剩什么、卖什么。
直到2000年前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产量的全膜玉米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这才改变了以小麦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玉米、马铃薯、油料作物大幅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农业生产开始由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可控农业、市场经济转变。
过去:1家9口1年口粮2000斤
在通渭县襄南镇祁庄村马平社,今年77岁的孙守社、72岁的孙元世、70岁的孙元来三兄弟高兴地谈起了他们的经历和见闻。“现在生活好,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就等着享受么!农民的日子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了!”孙元世是本村的退休老支书,他从1973年部队复员回家后当上了村支书,是通渭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现在,他随儿子住在定西市区,但凡有时间就带着孙子往乡下跑,说农村比城里好。
谈起上世纪90年代的生活,他感慨万千:“刚包产到户那时,我一家9口人,共分得25亩土地,除了10来亩油料作物,剩余的全部用来种小麦、杂粮和洋芋,小麦每亩产量只有120斤左右,其他作物产量也不高,除去公购粮,剩下的粮食总共不到2000斤,这就是全家6个成年人和3个孩子全年的口粮了。每到来年三、四月,村里多半家庭就得从外面买粮,甚至要借粮,如果不是国家救济怕要闹饥荒。”
他是村支书,每当去县城开会,在四五天的时间里,总能把每天的一个馒头省下半个来,合起来就能节省下两个馒头,回来时带给孩子们吃。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美食,娃们吃得像过年吃肉一样香。
“六零年,一家9口人饿得只剩下我了,日子过不下去了,我就去了新疆兵团。1977年时,我来过一次,老家还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得国家救济,我只待了两天就走了。待不下去啊!多一个人要多份口粮,谁给我吃?! 2001年,我来时,家里人日子好多了,虽说吃得不好,但已经能吃饱肚子了,隔几天还有肉吃,那次我待了一个月。” 77岁的堂兄孙守社谈起现在的变化很是激动。他这次从新疆来家乡,看到青山绿水,大家生活很好,准备待上一年半载再回去,甚至想着把远在关外的家人接到老家来。
孙元来是村里的文化人,唢呐吹得好,是县上的非遗文化传承人,他回忆说:“2000年的时候,县上开始推广地膜,村里家家建起了121雨水积流水窖,种田慢慢由机械化代替人力,以前3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就够了,剩下的两个人有时间来搞点副业,创些收入。后来还免除公购粮,有种粮补贴,每家每户有小量存粮,拿到市场上卖掉换钱。粮食有了,吃的水也不愁了,大家的心才踏实下来,开始动脑筋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有的人开始到外面去打工挣钱。”
县农技中心主任王旭军说,从2005年开始,县上就大力推广全膜覆盖技术,通过试验,春、秋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所产粮食比半覆膜产量提高了31.2%。2012年全县全膜粮食产量带动农民人均收入由1780元增加到2883元,年增长12.8%。悬耕机、穴播机、农用三轮车等农机具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单位土地的产量和人力投入效益。通渭粮食产量由1981年的9647.12万斤提高到2012年的370340.04万斤,提高了38.4倍。
除劳动工具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外,国家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富民利民政策的实施,更是本世纪通渭45.8万人甩开“解决温饱”的包袱,大踏步迈向小康之路的重要动力。
现在:1家3口1年卖粮70万斤
2010年代,大部分农户开始把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慢慢加大,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或流转土地进行专业化农业生产、外出务工或进入市场搞商贸。人们在有效保障口粮的同时,把土地当作致富的靠山,增加产量收益高的农作物,再加科学种田,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据通渭县农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粮食产量由2010年的271737.1万斤增加到2016年的372207万斤,而耕种面积由133.26万亩增加到 161.32万亩,变化并不大。种植结构变化明显,玉米由改革开放前的11.51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88万亩,小麦、马铃薯等均有所减少。市场意识逐渐在农民的脑海里扎根发芽,对土地的投入开始算起“经济账”了。
“这几年,农民家里存粮多,基本能吃三五年,大部分地块用来种玉米、中药材、小杂粮等经济作物。以前,土地是用来养家糊口的,现在群众都从地里挖黄金致富了。”县农机站站长董禄信告诉记者,“随着农业技术的提升和进步,土地的单位产量大大提升,是上世纪八十年的几十倍。口粮以小麦和洋芋为主的通渭,现在小麦因产量低,种植面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50万亩,减少到30万亩,而且是隔年倒茬,基本是收一年,休三年,让出土地来种收益高的经济作物。”
今年48岁的襄南乡东坪村农民孙爱红,谈起改革开放以来他家的变化时,用了“翻天覆地”这个字眼。他说他家从吃“供应粮”到“种粮大户”,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科技扶持起了重要作用。1990年以前,他家一直以种小麦为主,但产量每亩也就两三百斤,而且产量不稳,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基本上靠外出打工的收入支撑着。2009年,他听说县上推广的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取得了可喜的集雨保墒增产效果,山地玉米单产能达560公斤,与水川地单产相当。“2010年,我以每亩40元的价格租下了100亩山地开始种玉米,种了八年,每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2012年又流转了400亩,共600亩,当年收了60多万斤玉米,纯收入40多万元。2017年遇上大旱,有些减产,但种植规模大,也有60多万斤。今年,雨水多长势力好,可能要70万斤左右。”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孙爱红这个黑脸汉子一脸笑容,一脸坚定,“现在国家政策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粮食种植户,只要能吃苦,农民种地也有‘钱’途! ”
出生于1982年的魏保宽,在他的记忆里,成长伴随着饥饿,家里除了玉米面就是洋芋。1997年由于家里3个妹妹渐渐长大,所需的粮食和开支日渐增多,可收入并没有增加,一分钱当三分用也不够,他只好辍学外出务工,以求改善家里的生活。15岁的他南下深圳开始了创业之路,到2009年的时候,他已经挣下了10多万元。2011年他决定回乡创业,租种了500亩洋芋,年收入50多万元。用他的话说就是“救命薯成了致富薯”,曾经养活50万通渭人民的洋芋成了他致富奔小康的产业。
曾经因缺粮食而名的通渭县,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成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3年,该县被原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正如通渭县副县长田耀宏所说:“通渭历史上是一个缺粮大县,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抢抓全国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行动的历史机遇,艰苦奋斗,扶贫攻坚,1998年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历史性地解决了通渭人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全县工作重心开始由谋求温饱向加快发展转变,通过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探索和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从历史上的缺粮大县发展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稳定增收。”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