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8-12-24 11:03:46 点击次数:147次
今年以来,垦区各地通过加大调整种养结构力度,采取各项政策精心扶持,拉长产业链激活产加销战略,走出了一条优质、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八五三农场通过向市场紧缺产品上调、向绿色有机产品上调、向优质特色产品上调,落实绿色有机种植面积61万亩,并使主要农作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今年,农场实现粮豆单产615公斤,粮食总产达到62.66万吨,与省内外10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32.36万亩订单合同,累计为职工增加效益40多万元。
山河农场投资250万元,建设占地400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大棚,使鱼与植物间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据了解,这个农场的鱼菜共生大棚年可生产有机蔬菜8万斤、有机鱼类两万斤,实现产值200万元、利润达80万元,拉动30人就业。红色边疆农场依托60万亩林地资源,引导职工发展蓝狐、溜达鸡等特色养殖业。今年,农场共实现林下生态特色养殖产值3400多万元。明年,农场还将鼓励职工发展梅花鹿、狍子、野猪等特色养殖业,使特色养殖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
八五一一农场立足拥有欧盟有机认证耕地10.2万亩这一资源优势,引进了多家绿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牵动,实现了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形成了前接市场、中连加工企业、后牵原料基地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由单一种植向种、加、销全产业链延伸,促进了绿色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今年,八五二农场发展绿色有机订单种植35万亩,依托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物联网系统,规范有机、绿色作物种植标准,从源头上提高绿色、特色农作物的品质,把粮食产能优势逐步转化成产业优势,加强与境内粮食仓储企业和加工经营企业通力合作,促进粮食本地消化,实现“过腹增值”。农场引进的红兴隆农垦沃野有机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网上平台将30余吨的有机杂粮销售到上海、南京、哈尔滨等地超市。
(来源:黑龙江日报)